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近乎五分之一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應尋求專業協助
沒有運動習慣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明顯高於有運動習慣的人。
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指出,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所進行之「台北市與高雄市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運動的人較不憂鬱,過去一個月內有運動比無運動的受訪者,有憂鬱情緒的比例較低。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的的比例,無運動習慣者為22.6%,有運動習慣者為11.3%,達顯著差異。
這項調查是董氏基金會在今年五到六月進行,在台北、高雄兩市分別挑選各五所國、高中,合計二十所學校,委請學生帶回調查問卷由家中成年人填寫。並與北、高兩市之伊士邦健康俱樂部合作發出問卷,民眾填答後回收。總共發出2,200份問卷,回收1,689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571份。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明分析結果,顯示17.3%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比例上,近乎每五人就有一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進一步分析受訪者的居住地,發現台北市民較高雄市民憂鬱,台北市民達 19.6%,高雄市民達14.9%。高雄市民比台北市民較多運動,有運動習慣的高雄市民為50.3%,台北市民為44.1%;每週運動一天以上到每天運動的高雄市民達70.1%,台北市民為63.4%。
葉雅馨表示,從調查結果獲知,在市民的運動習慣上,近九成的受訪者認為運動很重要,而其中有運動習慣者,僅51.1%。甚至在過去一個月內有將近33%的人不運動或很少運動。這顯示出大多數的民眾都具有運動是重要的觀念,但在實際執行運動上,卻出現了落差。為了健康,不管喜不喜歡運動,仍應稍勉強自己積極挑戰自己的惰性,試著想辦法運動。運動時間不足的原因以「工作忙,沒有時間」最高,建議善加利用零碎時間,例如上班走樓梯或是提前一站下車,讓自己多走點路;甚至將「運動」排入自己的既定行程中。女性朋友較多感到「自己運動很無聊」,則可以邀請身邊同事、朋友、親人共同結伴加入運動的行列。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林家興理事長則表示,從本次調查數據中可發現,有44.7%的受訪者自覺運動時間「不足及非常不足」,造成運動時間不足的主因則以「工作忙,沒有時間」最多,佔52.7%,成了大部分民眾最常用也是最好的藉口,往往習慣決定健康,維護健康勢必要養成運動習慣。因此特別於現場示範3種簡易肌肉放鬆運動,讓工作忙碌運動不易的上班族朋友在辦公室也能適時放鬆、做做運動、調整心情。
國立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陳俊忠主任則提到國外的研究報告,如哈佛大學校友追蹤的研究中也指出,校友隨著體能活動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愈低。因此,只要能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不論頻率多寡,短時間內,均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提升,長時間下來,更能預防憂鬱症的發生,以及降低嘗試自殺的機會。
台灣健康與運動聯盟的葉金川理事長表示,「運動」對他來說就像呼吸一樣,是不能沒有的,如果不運動,就會覺得整天沒力氣、沒精神;對自己而言,運動並不僅是為了健康,運動本身所帶來的樂趣也是原因。運動所產生的腦啡,會讓人感到愉快,有助我們維持心理健康。葉理事長也說,自己習慣在每天早上起床一小時做運動,這也成了一項規律,為了早上的運動,自然會早睡,這是調整了生活作息時間,並沒有減少工作或睡眠的時間,晚上的睡眠品質也會變得更好,我的經驗是越忙越要運動。
姚思遠並說,董氏基金會長期關注民眾的心理健康,每年推動憂鬱症篩檢及提倡運動紓壓,這三年來都與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廣,7-ELEVEN也已連續十年提供全國四千多家門市作為憂鬱情緒檢視量表的放置點。從今日開始,只要到家裡附近的7-ELEVEN 就可免費索取運動紓壓宣導單張,檢視自己或朋友的情緒。董氏基金會也製作了「動一動就有好心情」宣導動畫,有興趣的朋友即日起可上網http://www.jtf.org.tw/psyche 下載。
最新動畫-動一動就有好心情
記者會剪影
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致詞表示,基金會長期關注民眾的心理健康,每年推動憂鬱症篩檢及提倡運動紓壓,並感謝這三年來共同合作推廣的好鄰居文教基金會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報告此次「台北市與高雄市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林家興理事長現場示範3種簡易肌肉放鬆運動,讓工作忙碌運動不易的上班族朋友在辦公室也能適時放鬆、做做運動、調整心情。
國立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陳俊忠主任表示,只要能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不論頻率多寡,短時間內,均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提升;長時間下來,更能預防憂鬱症的發生,以及降低嘗試自殺的機會。
健康與運動聯盟的葉金川理事長說:對他來說,運動就像呼吸一樣,是不能沒有的,如果不運動,就會覺得整天沒力氣、沒精神;對自己而言,運動並不僅是為了健康,運動本身所帶來的樂趣也是原因。
左起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臺灣諮商心理學會林家興理事長、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健康與運動聯盟葉金川理事長、國立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陳俊忠主任,共同持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呼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