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情現在如何呢?是像面向太陽的向日葵?還是像在陰影下的那株小草呢?快來填寫量表看看你的心情指數,還可以參加抽獎, Acer最新Aspire one小筆電等著你喔!
◎主辦單位:董氏基金會、台灣精神醫學會
◎活動日期: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0月14日晚上12:00截止
◎活動方式:
進入活動說明頁面之後,閱讀完活動說明,點擊最下方「進入活動,填寫量表」按鈕,即進入填寫憂鬱症量表頁面,完成量表之後填寫聯絡資料,即可參加抽獎。
◎參加辦法:
1.填妥憂鬱症量表──「臺灣人憂鬱症量表」、「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或「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其中一種
2.填寫個人聯絡資料即可參加抽獎
◎抽獎以及公布得獎名單日期:
將於2010年10月21日記者會當天進行抽獎,得獎名單將於2010年10月21日公布在心衛組網站。
◎獎勵方式:
凡參與活動之民眾,皆可參與抽獎,獎項包括:
※ Acer Aspire one小筆電一台、
※ 心衛組宣導影片3套(每套包含轉機、十七歲的冬天、十七歲的冬天2──下一次的微笑、當旋律再起、記錄、喜劇之王、黑潮各一片)
※ 心衛組成長書籍3套(每套包含年輕有夢~七年級逐夢家、生命的內在遊戲、幸福的模樣~農村志工服務&待親故事、戀愛論、視野、一生必去的台灣高山湖泊:行男百岳物語各一本)
※ 心衛組HAPPY娃娃T-Shirt組5組(包含長短袖T-Shirt各一件)、
※ 可愛配件風5組(每套包含HAPPY娃娃領帶(禮盒版)、HAPPY娃娃絲巾(禮盒版)、HAPPY娃娃手錶各一)
◎得獎相關事項:
1.抽獎結果將公布於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網站、Blog及Facebook
2.獎項採郵寄方式寄出,將先以電話及電子郵件通知得獎者
3.得獎贈品將於整個活動結束後,於2010/10/25後進行贈品寄送
4.得獎名單公佈後,另以電子郵件通知得獎人,得獎人需在收到通知信函的三日內回覆電子郵件
5.若因中獎人資料填寫不正確導致無法通知者,或未回覆電子郵件者,將視同自願放棄領獎資格,獎項不另行補發。在送出個人資料前,請務必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及相關資料正確無誤
6.主辦單位保留對本活動網站、活動辦法、獎項及得獎公佈的修改權利
進入活動
http://www.jtf.org.tw/psyche/news.asp?this=1136&page=1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大雨終停,關懷與陪伴永不止」-八八風災週年心理重建公益廣告發表記者會
大雨終停,關懷與陪伴永不止
八八風災即滿一年 災後心理重建仍需持續

左起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孫越、董氏基金會謝孟雄董事長、行政院吳敦義院長、衛生署楊志良署長、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陳正宗院長、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共同呼籲國人「大雨終停,關懷與陪伴永不止」
近日無論是吉林水災、巴基斯坦大雨造成的洪水肆虐,是不是讓你想起去年八八風災引起的大水?災後一年,根據調查,至今有超過兩成的災童仍有情緒困擾、災變創傷等問題,在檢視硬體建設復原成果的同時,受災民眾的心理重建工作更不容忽視。
行政院衛生署、董氏基金會今日共同發表「大雨終停,關懷與陪伴永不止」公益廣告及宣導單張,向民眾說明,雖然八八風災過後近一年,心理重建工作沒有停止,關懷與陪伴也不會停止。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特別出席表示,行政院成立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時,就將災後心理重建視為重點之一。行政院各部會除衛生署外,包含文建會、教育部等,也都針對各單位業務範圍,規範執行災後心理重建相關工作。因為災後心理重建過程漫長,將盡力協調投入足夠資源,使受災民眾能夠早日撫平心中傷痛。
衛生署長楊志良說,衛生署在災後三天,就責成災區當地衛生局,在「收容所」與「安置中心」指派專業人員提供心理衛生服務。至災後半年,仍然持續在「安罝中心」派遣心衛人員提供服務。他表示除提供直接服務外,衛生署也辦理心理重建各類相關人員訓練課程,與印製災難心理衛生主題折頁、海報等宣導品,後續重建將以強化社區原有支持網絡為目標,持續結合民間組織、當地醫療及心理衛生團體,進行資源網絡的連結整合,恢復受災民眾心理健康。

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左)與衛生署長楊志良(右)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表示,透過這部廣告與宣導單張的宣導,提醒民眾持續關心災後心理重建。而許多民間團體在這一年中,也花了很多心力陪伴、協助受災民眾。董氏基金會從八月起會繼續舉辦兒童陪伴活動、座談分享會等,持續陪伴災區學童及民眾。希望民間團體與政府單位都持續為受災民眾做更多事。
參與拍攝此次公益廣告的董氏基金會憂鬱防治終身志工孫越說,這次公益廣告提醒大家,雖然八八風災造成很大的傷害,但在災難中,也讓我們之間變得更靠近,更關心彼此,再大的雨都會停下來,但是關懷與陪伴絕不會停止。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左)與董氏基金會憂鬱防治終身志工孫越(右)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明,這部公益廣告以災難畫面,回憶起風災的當時,隨著重建時間的演進,從最開始救災,及物質上的協助、清掃,許多義工朋友、心理醫療團體的支援,讓受災民眾與小朋友能夠漸漸重拾笑容。他表示影片中主要提醒心理重建的力量,畫面特別呈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讓關懷和陪伴的感動深植於人心。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陳正宗表示心理重建須仰賴政府的生活重建,如基礎建設、公共設施、網絡、電話設施的恢復。他也強調心理重建到了一年的階段,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於服務時,需使用悲傷輔導中的「切斷」技巧,協助者須調整和受災民眾之間的關係,才能協助受災民眾有能力獨立持續向前走。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左)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陳正宗(右)
大雨終停關懷與陪伴永不止-八八風災公益廣告30秒
大雨終停關懷與陪伴永不止-八八風災公益廣告60秒
現場剪影

媒體朋友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
「大雨終停,關懷與陪伴永不止」廣告、單張,可以上董氏基金會網站部落格獲得相關資訊。
2010年8月名人-中國青年救國團 周逸衡主任
老店創新公益事業難為更要為
在大學任教近30年的知名管理學者周逸衡,過去也擔任過教育部顧問、學審會委員、董氏基金會執行長、中山大學副校長等職務。2年前接下救國團主任的重責後,他希望透過組織再造、重整企業文化,帶領救國團開展另一頁輝煌歷史……
文/張慧心、劉紫彤、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
改善管理創新業績
笑起來眼睛像彎成一對小翅膀的知名管理學者周逸衡,待人誠懇務實,2年前應救國團前主任李鍾桂延請,引進大量現代化管理觀念,使救國團這個已有50多年歷史的「老店」,脫胎換骨為年輕活潑的現代「企業」!
2年前,周逸衡抱著宗教家的情懷奮不顧身投入,沒想到又遇到政府實施勞退新制、內部人事制度改變的震盪,加上外在環境遇到全球性金融風暴及極端氣候變化,短期內看不到好轉跡象等考驗一波波而至,令他身心承受莫大的壓力。
大方分享既有資源
周逸衡所賦予新一代「中國青年救國團」的嶄新面貌,保留過去熟悉的感覺,又注入新的活水源頭,給人煥然一新的清新感與年輕感。此外,救國團開始大方分享既有資源,樂於成為其他弱勢者及弱勢團體的助力。
像提供場地給弱勢者集會、辦活動,在精神、人脈與場地環境上支持許多其他的公益團體,甚至在暑假熱門的營隊活動中,保留相當比例的免費名額給低收入戶或殘障的朋友,真正不計名利的推動救國團的公益行動。
心肌梗塞急踩剎車
在長期積勞下,不免忽略了身體的警訊,2003年,周逸衡因急性心肌梗塞忽然倒下,這才驚覺人若沒有健康好體力,光擁有管理金頭腦是不夠的。
虔誠信奉基督的周逸衡說:「如果不是上帝許可,這個九死一生的挫折不會臨到我身上,所以我把這個打擊,當成是背後有著極大祝福的提醒,開始重視運動與睡眠。」他坦言,人年輕時不會想這麼多,病後體力明顯衰退,連講一節課都會臉紅氣喘,實在是莫大的打擊。
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參與了振興醫院舉辦的「心臟機能重建計畫」,透過每周3次嚴格的爬坡運動監測,醫生據以處方合宜的運動量,3個月後,體力大幅改善,便改成1個月回去檢測1次。
「如今,我每週在家騎室內腳踏車3次,每次騎36分鐘──前面熱身6分鐘,中間騎24分鐘,最後緩和6分鐘,讓心跳維持在110~125之間21分鐘以上,目前體力足以應付一天10餘小時的工作負荷。」周逸衡認為,經常運動的人不但體力佳、耐力足,思路也比較清楚,可說是認真工作最重要的本錢。
認真發揮上帝賦予的才能
「我奉勸沒有生過病的青年朋友,一定要及早培養自我運動的習慣。因為運動不只是心肺功能增強,當全身血液循環變好後,得病的機率也會降低許多。」周逸衡強調,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先做重要的事,再做急迫的事」,既然運動如此重要,在安排每週行程時,就該把運動排進去。
周逸衡是虔誠的基督徒,為人處事深受聖經影響。在遇到挫折阻礙時,他總想如果不是上帝的許可,這些不好的事也不會來,所以勇敢以對,積極面對各種挑戰。
對於自己的人生,他說:「就像聖經馬太福音二十五章裡按才幹受銀子的比喻,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把上帝給我的「銀子」發揮到最大效用,最後在祂面前交帳時被稱讚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這樣就夠了!」
在大學任教近30年的知名管理學者周逸衡,過去也擔任過教育部顧問、學審會委員、董氏基金會執行長、中山大學副校長等職務。2年前接下救國團主任的重責後,他希望透過組織再造、重整企業文化,帶領救國團開展另一頁輝煌歷史……
文/張慧心、劉紫彤、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
改善管理創新業績
笑起來眼睛像彎成一對小翅膀的知名管理學者周逸衡,待人誠懇務實,2年前應救國團前主任李鍾桂延請,引進大量現代化管理觀念,使救國團這個已有50多年歷史的「老店」,脫胎換骨為年輕活潑的現代「企業」!
2年前,周逸衡抱著宗教家的情懷奮不顧身投入,沒想到又遇到政府實施勞退新制、內部人事制度改變的震盪,加上外在環境遇到全球性金融風暴及極端氣候變化,短期內看不到好轉跡象等考驗一波波而至,令他身心承受莫大的壓力。
大方分享既有資源
周逸衡所賦予新一代「中國青年救國團」的嶄新面貌,保留過去熟悉的感覺,又注入新的活水源頭,給人煥然一新的清新感與年輕感。此外,救國團開始大方分享既有資源,樂於成為其他弱勢者及弱勢團體的助力。
像提供場地給弱勢者集會、辦活動,在精神、人脈與場地環境上支持許多其他的公益團體,甚至在暑假熱門的營隊活動中,保留相當比例的免費名額給低收入戶或殘障的朋友,真正不計名利的推動救國團的公益行動。
心肌梗塞急踩剎車
在長期積勞下,不免忽略了身體的警訊,2003年,周逸衡因急性心肌梗塞忽然倒下,這才驚覺人若沒有健康好體力,光擁有管理金頭腦是不夠的。
虔誠信奉基督的周逸衡說:「如果不是上帝許可,這個九死一生的挫折不會臨到我身上,所以我把這個打擊,當成是背後有著極大祝福的提醒,開始重視運動與睡眠。」他坦言,人年輕時不會想這麼多,病後體力明顯衰退,連講一節課都會臉紅氣喘,實在是莫大的打擊。
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參與了振興醫院舉辦的「心臟機能重建計畫」,透過每周3次嚴格的爬坡運動監測,醫生據以處方合宜的運動量,3個月後,體力大幅改善,便改成1個月回去檢測1次。
「如今,我每週在家騎室內腳踏車3次,每次騎36分鐘──前面熱身6分鐘,中間騎24分鐘,最後緩和6分鐘,讓心跳維持在110~125之間21分鐘以上,目前體力足以應付一天10餘小時的工作負荷。」周逸衡認為,經常運動的人不但體力佳、耐力足,思路也比較清楚,可說是認真工作最重要的本錢。
認真發揮上帝賦予的才能
「我奉勸沒有生過病的青年朋友,一定要及早培養自我運動的習慣。因為運動不只是心肺功能增強,當全身血液循環變好後,得病的機率也會降低許多。」周逸衡強調,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先做重要的事,再做急迫的事」,既然運動如此重要,在安排每週行程時,就該把運動排進去。
周逸衡是虔誠的基督徒,為人處事深受聖經影響。在遇到挫折阻礙時,他總想如果不是上帝的許可,這些不好的事也不會來,所以勇敢以對,積極面對各種挑戰。
對於自己的人生,他說:「就像聖經馬太福音二十五章裡按才幹受銀子的比喻,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把上帝給我的「銀子」發揮到最大效用,最後在祂面前交帳時被稱讚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這樣就夠了!」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2010年7月名人-用心快樂社企執行長-趙士懿
賺快樂少憂鬱,公益也有好生意
文/張慧心、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
被譽為華人紀錄片的驚奇──《音樂人生》,去年在金馬獎典禮上大放光芒,勇奪「最佳紀錄片」、「最佳音效」及「最佳剪輯」等三項大獎,成了金馬獎有史以來獲獎最多的紀錄片。這部由CNEX(非營利的民間文創組織)製作贊助的佳片,財經專業經理人趙士懿深受感動,喜歡電影的他,受邀加入CNEX擔任推廣委員會主委,參與這部紀錄片的行銷工作。
沒有黑暗怎麼看得見光明
原本接觸電影行銷及協助非營利組織運作,並非趙士懿的本業。他出身於金融圈,2002年返台進入寶來集團工作,在2006~2008年間,年紀輕輕即出任寶來證券香港分公司董事總經理。
當時每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凌晨兩點,奮力工作,為公司打拚出成長一倍的業績,可是不久身體累垮了,「感冒病毒跑進耳朵,我現在有一邊耳朵聽不見」趙士懿說。
為了調養身體,他結束職務返台,結果發生一場嚴重的車禍,導致身體多處骨折,住進醫院。當年7月,自己從小敬重,並視為學習典範的寶來金融集團前總裁白文正,為捍衛自己的清白,選擇以死明志,一連串不順遂的事件帶給他極大震撼,就跟《音樂人生》中,主角對人生價值追尋的探索一樣,讓他對人生價值有了新的想法。
這個難以挽回的遺憾,使趙士懿決定關心社會議題,投身社會企業,關懷憂鬱症。「那時候曾覺得:自己怎麼這麼『衰』!但現在回頭看,才知道那正是生命的轉捩點。」人生幾度起承轉合,趙士懿的思考深度、人生哲學,比起同輩似乎多了一些滄桑,也更為海闊天空。
「如果沒有黑暗,怎麼看得見光明。」金融市場比眼下所見的社會更現實,趙士懿看多了,對這道理也更加明白,對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也多了幾分淡然和睿智。
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
不做作,直率是趙士懿的本性。他坦率地說,他從小個性衝動,情緒起伏大,常會因一件事難以排解,連著2、3天都不高興。「我年輕時,脾氣很不好,常在路上看人不順眼或為一點小事,就與對方爭執,甚至大打出手,發揮自我認為的黑暗正義。」
隨著年齡增長,火爆的脾氣有收斂一些,他喜歡閱讀一些思考生命究竟的書籍,也涉獵心理類書籍,如今,更認知「天底下沒有絕對的事情,就算從自己角度看到的對錯,也是正負相依,有得有失」。
偶爾感到事情太多太忙,他會靜坐一小段時間,沉澱心靈、整理思緒,希望能讓自己將世界看得更真切。「只能靜坐個2、3分鐘,我是個很沒耐性的人,靜坐也是在磨自己的耐性。」
對於情緒的管理,趙士懿舉《音樂人生》中的主角鋼琴神童黃家正為例:即使是天才,也有屬於天才的煩惱。他認為:「人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問題放大,應該去看看別人的煩惱,再回過頭看自己,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的問題沒那麼大,何必一天到晚憂鬱?」
有效的行善不是激情的盲目捐款
趙士懿對公益及憂鬱症防治也有獨特的想法,他近期積極想開創一個「用心快樂社會企業」,想幫助更多人「賺快樂,少憂鬱」。「我想投資一些能與公益結合的創意,加上我的專業行銷,既能推廣社會議題,也能創造出商業利益。」
趙士懿的社會企業,不在意規模的大小,但會專注在減少社會自殺率。「公司最重要的『營收』『業績』,就是整個社會自殺率下降的數字。」
趙士懿認為,有效的行善不應是一時激情的盲目捐款,所以除了父親前證管會主委趙孝風、白文正,他最景仰的人物還有李連杰、股神巴菲特以及比爾‧蓋茲。這些人物雖分屬不同領域,但共通的特點是發願行善,追求世界更美好的境界。「不管是誰,有那樣的心,就值得佩服。」
文/張慧心、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
被譽為華人紀錄片的驚奇──《音樂人生》,去年在金馬獎典禮上大放光芒,勇奪「最佳紀錄片」、「最佳音效」及「最佳剪輯」等三項大獎,成了金馬獎有史以來獲獎最多的紀錄片。這部由CNEX(非營利的民間文創組織)製作贊助的佳片,財經專業經理人趙士懿深受感動,喜歡電影的他,受邀加入CNEX擔任推廣委員會主委,參與這部紀錄片的行銷工作。
沒有黑暗怎麼看得見光明
原本接觸電影行銷及協助非營利組織運作,並非趙士懿的本業。他出身於金融圈,2002年返台進入寶來集團工作,在2006~2008年間,年紀輕輕即出任寶來證券香港分公司董事總經理。
當時每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凌晨兩點,奮力工作,為公司打拚出成長一倍的業績,可是不久身體累垮了,「感冒病毒跑進耳朵,我現在有一邊耳朵聽不見」趙士懿說。
為了調養身體,他結束職務返台,結果發生一場嚴重的車禍,導致身體多處骨折,住進醫院。當年7月,自己從小敬重,並視為學習典範的寶來金融集團前總裁白文正,為捍衛自己的清白,選擇以死明志,一連串不順遂的事件帶給他極大震撼,就跟《音樂人生》中,主角對人生價值追尋的探索一樣,讓他對人生價值有了新的想法。
這個難以挽回的遺憾,使趙士懿決定關心社會議題,投身社會企業,關懷憂鬱症。「那時候曾覺得:自己怎麼這麼『衰』!但現在回頭看,才知道那正是生命的轉捩點。」人生幾度起承轉合,趙士懿的思考深度、人生哲學,比起同輩似乎多了一些滄桑,也更為海闊天空。
「如果沒有黑暗,怎麼看得見光明。」金融市場比眼下所見的社會更現實,趙士懿看多了,對這道理也更加明白,對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也多了幾分淡然和睿智。
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
不做作,直率是趙士懿的本性。他坦率地說,他從小個性衝動,情緒起伏大,常會因一件事難以排解,連著2、3天都不高興。「我年輕時,脾氣很不好,常在路上看人不順眼或為一點小事,就與對方爭執,甚至大打出手,發揮自我認為的黑暗正義。」
隨著年齡增長,火爆的脾氣有收斂一些,他喜歡閱讀一些思考生命究竟的書籍,也涉獵心理類書籍,如今,更認知「天底下沒有絕對的事情,就算從自己角度看到的對錯,也是正負相依,有得有失」。
偶爾感到事情太多太忙,他會靜坐一小段時間,沉澱心靈、整理思緒,希望能讓自己將世界看得更真切。「只能靜坐個2、3分鐘,我是個很沒耐性的人,靜坐也是在磨自己的耐性。」
對於情緒的管理,趙士懿舉《音樂人生》中的主角鋼琴神童黃家正為例:即使是天才,也有屬於天才的煩惱。他認為:「人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問題放大,應該去看看別人的煩惱,再回過頭看自己,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的問題沒那麼大,何必一天到晚憂鬱?」
有效的行善不是激情的盲目捐款
趙士懿對公益及憂鬱症防治也有獨特的想法,他近期積極想開創一個「用心快樂社會企業」,想幫助更多人「賺快樂,少憂鬱」。「我想投資一些能與公益結合的創意,加上我的專業行銷,既能推廣社會議題,也能創造出商業利益。」
趙士懿的社會企業,不在意規模的大小,但會專注在減少社會自殺率。「公司最重要的『營收』『業績』,就是整個社會自殺率下降的數字。」
趙士懿認為,有效的行善不應是一時激情的盲目捐款,所以除了父親前證管會主委趙孝風、白文正,他最景仰的人物還有李連杰、股神巴菲特以及比爾‧蓋茲。這些人物雖分屬不同領域,但共通的特點是發願行善,追求世界更美好的境界。「不管是誰,有那樣的心,就值得佩服。」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2010年6月名人-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連瑞猛理事長
滴酒不沾,一樣成就事業
文/張慧心、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
留著短平頭的髮型是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連瑞猛的活力招牌。30多年來,他的髮型如一,永遠給人清爽有精神的活力形象,熟悉他的友人和同仁,都叫他「猛哥」、「連長」。
充滿親和力的他,謙稱自己「沒有大成就,但涉及的行業頗多」。事業橫跨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材、生技等,卻不太管事,全部交由專業經理人打理;他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為全國兩萬多名藥師服務,爭取權益或排解爭議。
愛玩的連瑞猛本有著「快意人生輕鬆過」的觀念,直到服兵役時,被派到野戰醫院,同僚閒聊時問起學經歷,一位是國防醫學院畢業的,另一位是台大醫學院畢業的,輪到自己回答時,他突然覺得自己完全上不了檯面,吶吶地答不上話。
在那剎那,他扭轉了想法,心底告訴自己:「就算學歷不如人,日後一定要成功!」也種下日後儘管事業成就不凡,依然踏踏實實考進高醫大藥學研究所的因緣。
服務熱忱,誠懇待人
退伍後,連瑞猛從藥廠業務做起,而且選擇從人生地不熟的台北出發,為的是希望接受嚴酷的磨練。1976年,他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開了第一家藥局,逐步累積資本後,開始設立藥品公司,一方面進口藥品,一方面也製作藥品。「當時商場的風氣時興應酬、喝酒,但我滴酒不沾,不想像父執輩為了做生意而丟掉健康。」
他認為,「酒酣耳熱之際,的確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最好時機,不過憑著服務熱忱,誠懇待人、做事負責,一樣可以讓人家知道你是個不錯的人。」
勤練柔軟體操
至於創業需要的好體力,學生時代連瑞猛是橄欖球選手,離開校園後無以為繼,改做柔軟體操,太太原先還虧他:「看你能拗多久?」沒想到一做30幾年,至今從沒間斷過。騎腳踏車也一樣,每天大概半小時,近幾年更隨著年紀增加,配合代謝變慢,倍增到一小時。
柔軟操的動作其實很簡單,如擴胸、拉筋、轉腰,重點是「簡單的動作重複做」,以前每個動作他做180下,現在提升到每個動作做300下,保持身體的柔軟度,接著使用氣血循環機,同時配合穴道按摩。
「健康誰都想要,但它不會平白掉下來。」連瑞猛說,為了能夠持續不綴,他所選擇的運動,既不需要設備,也不受限於場地、時間影響。不論出差、出國、旅遊都無礙的運動方式,自己沒有藉口偷懶,久之就能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
不隨別人的情緒起舞
除了身體的鍛鍊,連瑞猛認為,現代人還必須做好「情緒管理」,不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喜怒,才能「健康就在你左右」。至於其祕訣,首先是真正愛自己,不生無謂的氣;其次,快樂應該自己找,更要靠自己製造。
曾有一次,一位好弟兄對連瑞猛說了一句重話,讓他如鯁在喉,氣了將近三個月,某天他幡然醒悟:「我的情緒怎麼由別人來決定呢?沒修養的人是他,怎麼受懲罰的人是我?」當下,立刻決定不再把那句話放在心上,此後也不再隨著別人的情緒起舞。
人生奉獻給藥師公會
30多歲時,在董氏基金會創辦人嚴道先生的引薦下,連瑞猛進入了仁愛扶輪社,他在嚴先生身上看到「做很多事,常不是為成就他個人,而是為別人,但卻總是做得那麼快樂」。因深受嚴道先生公益理念的啟示,明白了什麼叫事業?什麼叫成就?什麼是參與社會?什麼是服務?所以原本事業版圖可以做得更大的他,寧願犧牲個人的事業成就,把人生最精華的時光,奉獻給藥師公會,為全國兩萬多名藥師及民眾的用藥問題服務。
文/張慧心、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
留著短平頭的髮型是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連瑞猛的活力招牌。30多年來,他的髮型如一,永遠給人清爽有精神的活力形象,熟悉他的友人和同仁,都叫他「猛哥」、「連長」。
充滿親和力的他,謙稱自己「沒有大成就,但涉及的行業頗多」。事業橫跨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材、生技等,卻不太管事,全部交由專業經理人打理;他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為全國兩萬多名藥師服務,爭取權益或排解爭議。
愛玩的連瑞猛本有著「快意人生輕鬆過」的觀念,直到服兵役時,被派到野戰醫院,同僚閒聊時問起學經歷,一位是國防醫學院畢業的,另一位是台大醫學院畢業的,輪到自己回答時,他突然覺得自己完全上不了檯面,吶吶地答不上話。
在那剎那,他扭轉了想法,心底告訴自己:「就算學歷不如人,日後一定要成功!」也種下日後儘管事業成就不凡,依然踏踏實實考進高醫大藥學研究所的因緣。
服務熱忱,誠懇待人
退伍後,連瑞猛從藥廠業務做起,而且選擇從人生地不熟的台北出發,為的是希望接受嚴酷的磨練。1976年,他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開了第一家藥局,逐步累積資本後,開始設立藥品公司,一方面進口藥品,一方面也製作藥品。「當時商場的風氣時興應酬、喝酒,但我滴酒不沾,不想像父執輩為了做生意而丟掉健康。」
他認為,「酒酣耳熱之際,的確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最好時機,不過憑著服務熱忱,誠懇待人、做事負責,一樣可以讓人家知道你是個不錯的人。」
勤練柔軟體操
至於創業需要的好體力,學生時代連瑞猛是橄欖球選手,離開校園後無以為繼,改做柔軟體操,太太原先還虧他:「看你能拗多久?」沒想到一做30幾年,至今從沒間斷過。騎腳踏車也一樣,每天大概半小時,近幾年更隨著年紀增加,配合代謝變慢,倍增到一小時。
柔軟操的動作其實很簡單,如擴胸、拉筋、轉腰,重點是「簡單的動作重複做」,以前每個動作他做180下,現在提升到每個動作做300下,保持身體的柔軟度,接著使用氣血循環機,同時配合穴道按摩。
「健康誰都想要,但它不會平白掉下來。」連瑞猛說,為了能夠持續不綴,他所選擇的運動,既不需要設備,也不受限於場地、時間影響。不論出差、出國、旅遊都無礙的運動方式,自己沒有藉口偷懶,久之就能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
不隨別人的情緒起舞
除了身體的鍛鍊,連瑞猛認為,現代人還必須做好「情緒管理」,不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喜怒,才能「健康就在你左右」。至於其祕訣,首先是真正愛自己,不生無謂的氣;其次,快樂應該自己找,更要靠自己製造。
曾有一次,一位好弟兄對連瑞猛說了一句重話,讓他如鯁在喉,氣了將近三個月,某天他幡然醒悟:「我的情緒怎麼由別人來決定呢?沒修養的人是他,怎麼受懲罰的人是我?」當下,立刻決定不再把那句話放在心上,此後也不再隨著別人的情緒起舞。
人生奉獻給藥師公會
30多歲時,在董氏基金會創辦人嚴道先生的引薦下,連瑞猛進入了仁愛扶輪社,他在嚴先生身上看到「做很多事,常不是為成就他個人,而是為別人,但卻總是做得那麼快樂」。因深受嚴道先生公益理念的啟示,明白了什麼叫事業?什麼叫成就?什麼是參與社會?什麼是服務?所以原本事業版圖可以做得更大的他,寧願犧牲個人的事業成就,把人生最精華的時光,奉獻給藥師公會,為全國兩萬多名藥師及民眾的用藥問題服務。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樂動小將命名活動網路票選開跑囉!
樂動小將命名票選活動開跑囉!請大家點選以下連結就可以參與投票了,透過你的參與,不但可以幫五位小將取一個好名字,還有機會獲得高級mp3、健康計步器、運動排汗衫、運動水壺...等總價值三萬元的多項大獎喔!希望大家也把這個活動分享給朋友,讓更多人一起來參加喔~
P.S.本投票需要登入facebook帳號,可透過facebook首頁進行註冊(www.facebook.com)
P.S.本投票需要登入facebook帳號,可透過facebook首頁進行註冊(www.facebook.com)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2010年5月名人- 康軒文教董事長 李萬吉
在玉山領畢業證書為孩子留下難忘記憶
文/張慧心、楊育浩
當車子停進康軒文教的地下室,壁牆滿滿掛著單車,走入接待台,員工單車環台的紀錄板就在一旁,而電梯旁的液晶顯示器,不時穿插員工參與各項運動、登山的照片。這麼一個愛運動的企業,董事長李萬吉正是幕後的推手,全公司600多位員工中,就已有188位取得鐵人證書。他在創辦的康橋中小學,也特別加強體育課程,甚至為小學生安排登頂玉山的畢業旅行,他說:如果我小時候能夠在玉山領畢業證書,必定終生難忘……
帶同仁挑戰鐵人三項
李萬吉生長在台中后里,從小幫忙刈草、餵牛、撿番薯等農務,練就一身強健的體格。當兵時,被分配至每天非跑5000公尺不可的傘兵部隊,皆自動自發地跑10000公尺。後來出社會工作,仍經常在住家附近慢跑,每次都超過3000公尺。跑步對他來說,是相當輕鬆,每天都要做的事。
正由於李萬吉體能狀況佳,甚至認為:「跑5000公尺太輕鬆了,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運動!」所以2005年開始,決定挑戰鐵人三項。
跑步、騎單車難不倒他,至於游泳,他想,只要再找一位優秀的游泳教練,取得「鐵人」封號,就像探囊取物般容易。
李萬吉決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公司成立「康軒鐵人隊」,希望同仁一起體驗運動的挑戰和樂趣。「那年,7月5日辦說明會,我們隔天清晨六點就開始練,一個星期練6天,10月1日我們22人就去參加鐵人三項,除了1人韌帶斷裂沒有通過,其他人都拿到鐵人證書。」李萬吉和同仁的初體驗,一舉為公司增加21位鐵人。
「鐵人三項是很艱苦的挑戰,自己一個人苦練,通常不易成功,所以一群人一起鍛鍊,有夥伴互相打氣,比較不容易放棄,尤其企業主更不容易放棄,面子問題嘛!」李萬吉形容說:看到夥伴已抵達終點,落後的人往往會硬著頭皮游完。先上岸的人則會等候夥伴到齊,大夥再一起折返,久而久之,大家感情也變得像一家人。
運動後全身舒暢
對台灣近年各項鐵人賽事如數家珍的李萬吉,當初在新店打造康軒總部時,便不惜重金規劃室內溫水游泳池、保齡球館、綜合體育館、網球場、撞球和桌球室。每年舉辦運動會,編列獎金,以部門為單位進行比賽,只要達到一定的運動能力指標,就有豐厚的福利金。
之所以敢如此得意誇口,是因為他不但是公司的董事長,更以具體的行動支持同仁參與鐵人三項運動。平時,陪著同仁鍛鍊體力和耐力;賽時,給同仁報名費、差旅費,補助購置自行車費用;若能拿到佳績,還可把放在公司架子上的誘人名牌單車,光榮地扛回家當獎品。
李萬吉說,得到好成績,當然會讓人充滿成就感,不過老實說,外在的獎勵還在其次,重要的是,「運動汗流浹背之後,全身舒暢,心情自然好,看什麼都覺得美。」李萬吉認為:自己正是推廣運動的最大受益者。
幫同仁健康加分
事實上,李萬吉不僅自己追求健康,更是用心地幫同仁健康加分,甚至立下別家企業絕無僅有的「體育學分」制度,鼓勵員工每年修滿五個學分。李萬吉自豪地說:「身體健康是康軒人的基本配備,我對員工的要求是身體強壯。」
「其實修滿五學分很容易,跑一個鐵人三項是三學分,爬玉山是兩學分,一個月每天走路上下班算一學分、一個月不搭電梯,爬樓梯上下班也是一學分。」騎自行車里程總計可環台幾十圈以上、爬玉山也像在走自家廚房的李萬吉說:「業績好,是團隊共同的努力,但玉山登頂的成就感,卻是自己獨享的榮耀!」
用運動鍛鍊身心
李萬吉一家共同的興趣也是運動,三個子女各有專長的體育項目,大兒子是籃球隊隊長,小兒子是鐵人隊隊長,兩個兒子都是標準的鐵人。大兒子挑戰過5次鐵人賽,小兒子參加過7次,目前就讀國三的女兒加入游泳隊,更是全中運的台北縣代表隊員。
未來,李萬吉還計畫今年帶100多位康橋的高一學生去騎車環台、120多個國一學生爬雪山,160幾個學生登玉山領畢業證書。
在李萬吉的字典裡,運動,等於鍛鍊,也等於身心合一、體能提升、發揮極限,而這些特質,也正是李萬吉經營事業最雄厚的本錢。
文/張慧心、楊育浩
當車子停進康軒文教的地下室,壁牆滿滿掛著單車,走入接待台,員工單車環台的紀錄板就在一旁,而電梯旁的液晶顯示器,不時穿插員工參與各項運動、登山的照片。這麼一個愛運動的企業,董事長李萬吉正是幕後的推手,全公司600多位員工中,就已有188位取得鐵人證書。他在創辦的康橋中小學,也特別加強體育課程,甚至為小學生安排登頂玉山的畢業旅行,他說:如果我小時候能夠在玉山領畢業證書,必定終生難忘……
帶同仁挑戰鐵人三項
李萬吉生長在台中后里,從小幫忙刈草、餵牛、撿番薯等農務,練就一身強健的體格。當兵時,被分配至每天非跑5000公尺不可的傘兵部隊,皆自動自發地跑10000公尺。後來出社會工作,仍經常在住家附近慢跑,每次都超過3000公尺。跑步對他來說,是相當輕鬆,每天都要做的事。
正由於李萬吉體能狀況佳,甚至認為:「跑5000公尺太輕鬆了,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運動!」所以2005年開始,決定挑戰鐵人三項。
跑步、騎單車難不倒他,至於游泳,他想,只要再找一位優秀的游泳教練,取得「鐵人」封號,就像探囊取物般容易。
李萬吉決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公司成立「康軒鐵人隊」,希望同仁一起體驗運動的挑戰和樂趣。「那年,7月5日辦說明會,我們隔天清晨六點就開始練,一個星期練6天,10月1日我們22人就去參加鐵人三項,除了1人韌帶斷裂沒有通過,其他人都拿到鐵人證書。」李萬吉和同仁的初體驗,一舉為公司增加21位鐵人。
「鐵人三項是很艱苦的挑戰,自己一個人苦練,通常不易成功,所以一群人一起鍛鍊,有夥伴互相打氣,比較不容易放棄,尤其企業主更不容易放棄,面子問題嘛!」李萬吉形容說:看到夥伴已抵達終點,落後的人往往會硬著頭皮游完。先上岸的人則會等候夥伴到齊,大夥再一起折返,久而久之,大家感情也變得像一家人。
運動後全身舒暢
對台灣近年各項鐵人賽事如數家珍的李萬吉,當初在新店打造康軒總部時,便不惜重金規劃室內溫水游泳池、保齡球館、綜合體育館、網球場、撞球和桌球室。每年舉辦運動會,編列獎金,以部門為單位進行比賽,只要達到一定的運動能力指標,就有豐厚的福利金。
之所以敢如此得意誇口,是因為他不但是公司的董事長,更以具體的行動支持同仁參與鐵人三項運動。平時,陪著同仁鍛鍊體力和耐力;賽時,給同仁報名費、差旅費,補助購置自行車費用;若能拿到佳績,還可把放在公司架子上的誘人名牌單車,光榮地扛回家當獎品。
李萬吉說,得到好成績,當然會讓人充滿成就感,不過老實說,外在的獎勵還在其次,重要的是,「運動汗流浹背之後,全身舒暢,心情自然好,看什麼都覺得美。」李萬吉認為:自己正是推廣運動的最大受益者。
幫同仁健康加分
事實上,李萬吉不僅自己追求健康,更是用心地幫同仁健康加分,甚至立下別家企業絕無僅有的「體育學分」制度,鼓勵員工每年修滿五個學分。李萬吉自豪地說:「身體健康是康軒人的基本配備,我對員工的要求是身體強壯。」
「其實修滿五學分很容易,跑一個鐵人三項是三學分,爬玉山是兩學分,一個月每天走路上下班算一學分、一個月不搭電梯,爬樓梯上下班也是一學分。」騎自行車里程總計可環台幾十圈以上、爬玉山也像在走自家廚房的李萬吉說:「業績好,是團隊共同的努力,但玉山登頂的成就感,卻是自己獨享的榮耀!」
用運動鍛鍊身心
李萬吉一家共同的興趣也是運動,三個子女各有專長的體育項目,大兒子是籃球隊隊長,小兒子是鐵人隊隊長,兩個兒子都是標準的鐵人。大兒子挑戰過5次鐵人賽,小兒子參加過7次,目前就讀國三的女兒加入游泳隊,更是全中運的台北縣代表隊員。
未來,李萬吉還計畫今年帶100多位康橋的高一學生去騎車環台、120多個國一學生爬雪山,160幾個學生登玉山領畢業證書。
在李萬吉的字典裡,運動,等於鍛鍊,也等於身心合一、體能提升、發揮極限,而這些特質,也正是李萬吉經營事業最雄厚的本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