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2011年3月名人-跆拳道國手-楊淑君

給自己再爬起來的力量

文/楊育浩 整理/謝秉廷

  時間回到2010年11月17日,當天下午開始各大新聞台不停播送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的比賽消息。原本被視為奪金熱門的她,在比賽首回合原以9比0大幅領先對手,僅剩12秒就結束時,竟被審判委員以電子襪不符規定,判定失格,頓時她無助地哭坐在場地中,久久不願離去。國人看到這一幕,無不氣憤,更為她的委屈心疼不捨。

  楊淑君原以為2008年北京奧運場上的挫敗是她運動生涯中最糟的一天,沒想到廣州亞運會上莫名被判失格的這一天,才是她運動生涯中遇到最大的挑戰。

  「我當時滿腦想著:為了參賽,訓練過程的艱辛,對跆拳道的付出,難道就要在這短短的幾秒鐘,付之一炬嗎?想著想著,眼淚就掉個不停。」一般女子跆拳道的生涯約莫在26歲左右,楊淑君明白自己快接近這個年紀,她極想在有限的跆拳道生涯留下好成績,加上北京奧運的失常,讓她更加想在國際大賽中拿下好成績,無奈碰到這種判決,使她陷入是否繼續在熱愛的跆拳道路上打拚下去的徬徨中。


學習不給自己太多壓力
  楊淑君認為自己的個性缺點就是「想太多」,想得過於細膩,因為跆拳道選手的個性,最好大而化之,「我很容易想得太多,猜測對方走過來的意圖為何,老是在推敲對方的心思,把事情複雜化,結果想太多成了我的罩門。」

  北京奧運的挫敗,楊淑君分析自己就是犯了這個大錯。她回憶:「那年奧運前夕的一個半月,壓力大到胸悶無法喘氣,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內傷,而且渾身不對勁,就像得到賽前焦慮症,對自己身體狀況疑神疑鬼。」

  因為在北京奧運賽前,楊淑君將自己設定「非金牌不可」,對自己要求太高,結果反而壓力過大亂了方寸。「北京奧運挫敗的經驗給了我很多警醒。我告訴自己,能站在比賽場上不容易,以後不管如何,就是一場場去打,一場場去贏,無需給自己太多無謂的壓力。」


相信廣州亞運事件會有一個美麗的交代
  不過,楊淑君的跆拳道人生,有些事卻來得既莫名又突然,身經百戰的她,從沒想過廣州亞運這樣奇怪的判決,竟在她身上發生。

  「這一天、這一幕,好像做夢一樣的故事。事後,我只能面對和接受,因為上天是公平的,相信祂會看到我對跆拳道所付出的努力和堅持,還給我一個美麗的交代。」

  這起事件,最讓她感動的是國人對她的熱情支持,「回到國內一出登機門,在機場感受到國人對我的愛戴與擁護;回到家中,看著電視,國人對我的支持讓我有說不出的感動。感覺,這一切,發生的很突然,到現在我還覺得像一場夢般。」

  楊淑君坦言,自己從小就很愛哭,不管難過、挫折或是高興時都會哭。「我曾經閱讀過一本書,書中有句名言『哭哭笑笑才是人生』,這句話使我大受鼓舞。過去,我罵自己太愛哭,這句話讓我相信人生應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無須太在意別人的想法。」


人生必有高潮和低潮
  立法委員黃志雄,也是前跆拳道國手,是楊淑君最欽佩的人。楊淑君說:「以前在選手村密集訓練,大家都被操練到快虛脫,唯有黃志雄大哥始終看起來神采奕奕,我問他,『為何永遠不會累?』他說:『我偷懶的時候,妳沒看見。』他建議我踢靶時,偶爾可以喊大聲一點,力量用少一些,藉此來適度休息。他的回答讓我一下領悟:沒有人可以天天處在高峰,天天認真而不會累。人生必有高潮和低潮,當低潮來了,提醒自己在一定時間內爬起來。」

  跆拳道對楊淑君來說,始終是她生命中最大的熱愛,雖然這次廣州亞運的事件,讓她一度對是否繼續在跆拳道路上,繼續打拚下去產生疑問。但再三考慮後,她相信自己仍有在跆拳道比賽場中拚戰的實力,決定全心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的選拔。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2011年1~2月名人-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

無悔之旅,無懼的實踐
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




採訪/葉雅馨  文/張慧心、楊育浩   整理/謝秉廷、戴怡君

60歲以前,陳永興不以「醫人」為滿足,他想「醫社會」、「醫國家」。身為精神科醫生,卻也從事文化工作、發起人權活動,更投身民主運動及政治領域。現在,他向自己的60歲告別,準備過另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在精神醫療領域及醫院管理上資歷豐富的陳永興,曾當過國代、立委、高雄市衛生局長、高雄市聯合醫院院長,深耕南台灣的他,因一個巧妙的機緣,選擇在60歲時離開有著深厚感情的高雄,前往妻女眼中「遠在天邊」的宜蘭,擔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追溯這段機緣,他認為,冥冥中自有安排。

「起初,太太對於我放棄教職到羅東工作並不贊同,因為對於長住高雄的妻女來說,羅東是個『遠在天邊』的地方。」不過,陳永興認為,當年義大利神父們,不辭辛勞飛越半個地球到台灣服務,晃眼四、五十年過去,最後甚至埋骨於此也在所不惜,自己不過是從高雄到羅東服務,怎麼算遠?他想,只要心中有所感動,就算是到非洲也不覺得遠!

保持樂觀是人性的終極目標
現在60歲的陳永興,已決定把未來奉獻給上帝,為羅東聖母醫院服務。除了提升當地醫療品質外,有感於過去台灣的醫療資源、扶弱機構,受到許多國家幫助,因而也鼓勵員工,多往其他國家發展醫療傳道工作。

「人生沒有什麼事,比被生下來還痛苦!」陳永興解釋,人不能決定是否來到這世界,卻可以選擇如何過這一生!他始終認為,社會是在混亂中進步,與其選擇鬱悶過完人生,不如選擇繼續奮鬥。

陳永興引用史懷哲說的話:「保持樂觀是人性的終極目標。」換言之,人的一生波濤洶湧,當遇到天大的挫折時,只要能勇敢面對壓力,甚至學著和痛苦相處,痛苦終究會過去或習慣,生命總有如花籃般燦爛綻放的一天。

走路就是很好的運動
在羅東,陳永興每天早上都會到羅東運動公園快走30~40分鐘。「以前在高雄,住在中央公園旁,覺得人生最幸福的事之一,就是每天可到公園散步!」他盛讚面積40公頃、比高雄中央公園大10倍的羅東運動公園,「是全台最棒的公園。」

「人一定要保持運動的習慣,走路就是一個很好的運動,過程中可以想想事情,邊享受陽光的洗禮,邊靜靜默禱。」若是遇到下雨天,陳永興就會在醫院裡走樓梯當運動,或是5點半下班之後,請韻律老師帶著所有員工一起跳韻律操,完全不在意院長的「形象」,總是站在最前排,帶頭賣力又認真地跳著。

無悔東海岸生活
除了靠運動紓壓,感性的陳永興,平日最喜歡的休閒方式還包括看畫展、聽音樂會、看書及寫書。事實上,陳永興年輕時不但是「文藝青年」,多年來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出版過相當多散文及小說創作。年輕時,他辦《台灣文藝》這本文藝史上重要的刊物時,不但每期訪問一位重要的畫家,用畫家的畫做為封面,自己也經常提筆寫作,創作不斷。

「以前我負責陳文成紀念基金會時,常常舉辦音樂會。現在在聖母醫院,每3個月,我會舉辦一次音樂欣賞會,邀請許多音樂家來演奏。以後說不定會改成2個月舉辦一次。」陳永興真心希望東海岸的山水,和音樂多一些共鳴。

用過人的行政經驗實現理想
接任院長後,不負眾人期望,不到一年時間,便將長期虧損的聖母醫院治理成小有盈餘,還推動許多新措施與改革。未來,他更計劃在醫院成立服務老人的醫療大樓,更新硬體設備,方便老人家就診,也規劃增設地下停車場,解決鄰近醫院病患習於借用聖母醫院停車場的窘境。「神父原本擔心會造成財務負擔,但看到醫院一年內已轉虧為盈,就放心了!」陳永興充滿理想性格,但過人的行政經驗,讓理想不致徒託空言。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快樂,自在走」心理健康健走活動!!!

12月18日,讓我們用雙腳標記好心情
邁開步伐,和快樂一同齊步走
還能試試好手氣,把捷安特自行車騎回家

共乘滿滿幸福感!

● 時間: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 早上6:30集合) 
●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 健走路線:高雄市立美術館周邊人行道(2.4公里)      
美術東二路→美術館路→馬卡道路→明誠四路→美術東二路
● 參加資格:1.一般民眾皆可報名參加。
2.未滿十八歲者需家長(或監護人)簽章。
● 報到方式:完成報名手續,並於99年12月18日(星期六)上午6:30前於活動現場報到處
完成報到、領取號碼布(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 報名方式:董氏基金會南部辦公室       
電話:(07)387-7851、384-1927 傳真:(07)385-3820      
高雄市807三民區大順二路468號8樓之2
● 參加辦法:填妥報名表傳真、郵寄或親自交件至董氏基金會南部辦公室,本活動免收報名

下載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

*報名健走活動並走完全程者,均可獲贈活動紀念品乙份(以上紀念品憑號碼布、信物領取,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主辦單位保留更改紀念品之權利來就有機會把高級自行車帶回家喔!現場也有提供心理健康篩檢、諮詢服務呢!

指導單位:行政院體委會聯合主辦單位: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董氏基金會協辦單位: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高雄縣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2010年12月名人-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 黃勝雄

奉獻豐富了生命


文/張慧心、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
整理:謝秉廷

黃勝雄原本是享譽美國的神經外科權威,是什麼原因,讓他毅然放棄原本優渥的環境,跑到東台灣的後山墾荒,而且一待就將近20年?門諾醫院因他而有了大幅提升和改變,黃勝雄卻謙卑地說:「雖然大家都認為我改造了門諾,其實,是門諾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台灣人,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台灣精神……」

50歲那年,黃勝雄的醫學工作臻於最高境界,不但是享譽美國的腦神經外科權威,一年要看5000位病人、動360個充滿挑戰的腦部手術,也曾任美國雷根總統隨行的指定醫師,及數任總統的醫療顧問,年薪超過百萬美元,被公認是「醫生的外科醫生(doctor’s doctor)」,在學術上也成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具有一定的地位。
但他卻一直問自己:「我該為生我長我的台灣做些什麼?」
「我也該做些事情才對!」黃勝雄想到一路走來,受到故土的滋養扶助和文化栽培,一直比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僚幸運,此時也該是回報的時候了!因此1986年,他利用休假,返國到花蓮門諾醫院當一個月的義工。

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感恩節
「在花蓮時,我住的是頂樓鐵皮屋,環境燠熱髒亂,生活條件惡劣,日子雖苦,心中卻覺甘甜!因為台灣是育我養我教我的土地,我缺乏靈魂的平安,該回去台灣買靈魂!」。1993年11月,黃勝雄從花蓮門諾醫院薄柔纜院長(Dr. Roland P. Brown)手中接下重擔,打破外籍傳教士常形容「台灣人總認為:美國很近,花蓮很遠!」的說法,那天,也成為黃勝雄生命中最意義非凡的一次感恩節。
薪水雖不到在美國時的1/10,但黃勝雄抱定「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還捐出薪資的2/3,做為公益慈善用途,自己和太太則住員工宿舍,過著儉樸的生活。

和妻子的「運動細語」
已72歲的黃勝雄,起居作息一如年輕小伙子般精力充沛。他笑談保持充沛體力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行了。」
多年來,他清晨起床後,就約太太一起到附近校園的操場慢走30、40分鐘,不求速度,也不在意距離,能走多遠,就走多遠,接著回家沖澡,吃過早餐後,再出門上班。
如果覺得早上走得不過癮,晚上下班回家,吃過晚飯,換上輕便服裝,他還會再出門走幾圈。「一邊走路一邊談心,是我們夫妻倆最甜蜜的溝通時段。」黃勝雄笑言,別人是枕邊細語,他們夫婦則是在操場、公園或花蓮海邊「運動細語」!

健康長壽的妙方
在飲食方面,黃勝雄堅持正確且健康的飲食原則,逐漸偏向素食,但不是全素,而是「方便素」,偶爾吃一點紅肉,同時多吃魚類及蔬果。「薑黃素可促進記憶力,所以我們常吃咖哩飯。一周最少有三餐吃咖哩,另外還會補充維他命C,那是一種抗氧化劑。」
每年生日時,夫妻倆會定期身體檢查,黃勝雄還認為,常保樂觀的心,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不抽菸,不酗酒,加上規律運動,自然能將危害健康的因子壓到最低,就能健康長壽。
黃勝雄認為,每個人平均一天要走一萬步,長久下來,不但體力活力俱佳,神經不會萎縮,思考也會活絡,情緒更平穩。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快來!快來!!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招募志工

快來!快來!!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招募志工
覺得日子一成不變了無新意嗎?
何不付出自己的心力幫助需要的人,
為生活增添快樂的元素吧~
快來加入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志工行列!

‧ 志工性質:行政暨活動志工

‧ 人數需求:20人(一般民眾與大專院校同學皆可報名)

‧ 服務期間:半年為一期

‧ 服務時段:週一至週五,上午9:00~下午17:00(排班制)

‧ 服務內容:處理行政業務(例如:文書行政、文宣書籍整理、資訊交流、網站維護)及支援外部
活動(例如:講座培訓課程執行、宣導活動支援),協助至校園、社區推廣並宣導心
理衛生工作

‧ 服務地點:董氏基金會辦公室(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57號12樓之3)
(高雄市三民區大順二路468號8樓之2)

‧ 志工說明暨培訓課程: 北部99年11月30日一天0900-1600(暫)
南部99年11月26日一天0900-1600(暫)

‧ 報名方式:填妥附件之報名表後寄至ring@jtf.org.tw或 傳真(02)2751-3606、2752-2455

‧ 注意事項:
1.報名表及心理衛生組相關活動業務介紹可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網站了解
2.報名者經由面談結束後參與志工培訓課程,正式成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志工
3.依照服務時數發給志工服務時數證明,本會將不發給志工服務紀錄冊
4.繳交報名表後請務必來電確認,洽詢電話(02)2776-6133#202 蕭小姐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2010年11月名人-勤業眾信財務顧問部-陳威宇總經理

抗壓,從愛運動開始

文/張慧心、楊育浩

「會計師」在令人稱羡的「三師」行業中,相較於醫師、律師,顯得神秘、低調許多。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財務顧問部總經理陳威宇開玩笑的自嘲說:「電影中的會計師形象,似乎都是矮矮瘦瘦、戴著眼鏡,提著一個007皮箱或大公事包,動作鬼鬼祟祟,穿梭在各大公司之間,一群沒有聲音的人……,不過『守口如瓶』正是會計師必備的工作守則!」

出國進修轉攻會計
就讀政大國貿系的他,大二開始就在家中的紡織廠幫忙,一段時日後,政府開始施行勞基法,加上社會的環保意識抬頭及匯率升值導致競爭力衰退,許多紡織業經營陷入瓶頸,陳威宇自覺未來如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有改變,於是選擇出國進修。

剛開始就讀當時最火紅的財務管理科系,但想到日後的出路,不過是回台灣到外商銀行做理財顧問,等於還是在做業務,並非自己的志向,又看到其他留學生選讀會計或其他商學院科系,覺得似乎更有挑戰性,於是決定兼攻會計。

「真正激發出我的鬥志,是當時一位來自台灣的同學,花了一番力氣,好不容易分次考上美國會計師執照, 卻馬上變得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我很不服輸,立志考上同樣的執照,而且一次就要全部通過四科考試。」經過一年的填鴨式苦讀,果然一口氣通過四科考試,順利拿到美國會計師執照。

嘗試新鮮事,挑戰自己意志力
陳威宇坦言,一路走來的工作生涯中,最感到挑戰的兩件事,一件是七年前,勤業、眾信兩家公司決定合併。「兩家公司文化差異頗大,幾乎可說是一土一洋的融合」雙方用了很多方式促進雙方交流,縮短彼此的觀念差距,終於成功將兩家公司合而為一。

最近,公司為了長遠的發展,今年6月1日起決定進行和同為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的中國聯盟所,進行合作事宜,而這份茲事體大的工作,是由陳威宇所領軍的財務顧問部門扮演先頭部隊之一。

「其實這份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好在壓力是慢慢增加的,而且我的個性本來就喜歡做新鮮的事,所以雖然白了不少頭髮,但身心狀況和面對挑戰的意志力,一直都還不錯。」陳威宇認為,這也要拜多年的運動興趣所賜。

喜愛大自然的戶外運動
5年1班的陳威宇,喜歡從事各種不同的運動,就連時間和種類,也端視於心情、時間、天氣、外在環境而決定。「比較常做的是游泳、登山、散步、打高爾夫、騎腳踏車,運動過程中常可以想很多事情,運動完流汗的感覺也很好。」陳威宇認為,運動時不論什麼事業都不會再想,活在當下,反而享受和家人、朋友一起交流談心的快樂。

談起騎單車,陳威宇頗感謝在美國認識的好朋友台灣汽車冷氣公司總經理游倫輔,因為好友先替他備好單車,推了他一把,才讓他體驗到這個自由自在、可近可遠、可集體出遊也可單獨行動的運動方式。

藉由運動促進親子關係
平常假日,他和太太也會帶三個孩子,到住家附近、麥帥橋下的河濱公園,沿著車道設施完備的基隆河兩岸騎單車,樂趣無窮,讀國中的女兒和兩個讀小學的兒子、女兒,都很喜歡和父母同行。「老大進入青春期,我們逐漸更年期,相處與其硬碰硬,不如一起去運動,換另一種方式溝通!」

陳威宇還發現,以運動為媒介,找機會和孩子樂在一起,可以很自然的培養溝通默契,對親子關係增進不少。「否則在家就是讀書做功課,只有不懂才會拿來問,其他的互動很少。」

陳威宇認為,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自己擁有良好的抗壓性,也有足夠的體力和精神,完成跨國案件日夜顛倒的工作及任務,同時不積存繁重的壓力,所以只要有機會,他總勸人多運動,因為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受惠者。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2010年10月名人-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李明濱理事長

人文為本,建立醫病關係

採訪/楊育浩 文/張雅雯  攝影/許文星

  台大精神科教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明濱,是國內心身醫學的權威,儘管工作多年,歷經許多職務的轉變,但他「以人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始終未改變,那裡有需求,就往那裡去創造服務,因此不論職務如何調動,依舊扮演著不同科別或服務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樑。

  李明濱對於每一個工作都樂在其中,因為都不離其專長的心身醫學範疇。他認為,精神科已從傳統只強調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嚴重精神疾病,逐漸發展出重視心理與社會關係、能夠與其他科別產生連結的心身醫學。

醫師應有三大核心價值
  身兼五、六個理事長身分,李明濱笑說,都是從心身醫學的觀點出發,覺得有研究需要就成立學會、有服務需求就成立協會,目的都是希望整合各方資源與聯繫管道。因為擅長擔任橋樑的角色,他先是擔任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後又成為聯繫全國醫師公會的全聯會理事長。

  現在他正推動第二波教育改革,對象是在職的醫師,尤其在健保實施後,許多民眾質疑醫師的醫德,因此全聯會重新倡導醫師的三大核心價值:以人文關懷為基礎、專業創新為核心、品質安全為依歸。

  這些理念絕非空談,李明濱每個月都在全聯會發行的「台灣醫界」雜誌發表學術專論,就當代之醫療重要議題提出剖析與檢討;他深信身為領導者,要讓每件事情都程序透明,才能透視問題。

  此外,他在全聯會辦公室還放上兩件符合醫師價值的木雕品,隨時自我惕厲:一件是達摩祖師,他說達摩捐出了身上所有東西,象徵醫師要有犧牲奉獻的最高情操;另一件則是鴨、豹站立在木頭上,而被稱為「鴨霸」的飾品,象徵醫師要有專業堅持。

把壓力管理融入生活
  終生都在關注人的情緒問題,李明濱認為適當的壓力是讓人成長的動力,但壓力過大就會影響身心健康,那麼該怎麼面對?他建議要把壓力管理融為生活的一部分,基本原則是先強化抗壓的五裝備:充分睡眠、營養均衡、適當休閒、學習放鬆、養成運動習慣。

  其中,現代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運動,總以太忙、不方便為藉口,李明濱笑說:「我也很忙,所以不會為了做運動而去打球,運動必須納入生活,隨時隨處可做。」因此,除了走路、走樓梯,他會做八段錦或簡易太極拳,因為不需要很大的空間,甚至早上起床、等待煮咖啡的時間,就可在廚房打一套。

  李明濱打太極拳7、8年了,是透過錄影帶自學,發現這項運動不只方便,而且結合了放鬆的三大原則:強調全身肌肉放鬆來伸展、利用腹式呼吸降低交感神經運作、且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與系列動作。

運動能幫助正面思考
  「要活就要動!」李明濱強調運動能幫助正面思考,若遇到壓力或情緒困擾,不妨讓自己先叫停、休息一下,透過一些身體活動或去運動,偵查自己是否已放鬆;放鬆下來,才能降低壓力的不良身心反應;才有辦法繼續自我探尋壓力源與成因,進一步校正扭曲非理性的思考。此外,平時也可定期測量自己的心情溫度,若溫度偏高,就要提醒自己注意,如同發高燒會找醫師退燒,心情溫度過高時,也要找對資源來降心火!